
新城注册-平台注册首页耿车镇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内,李平种植的60亩蓝莓迎来了一年中关键的开花期、结果期,孕育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希望。
“现在大棚里的蓝莓大量成熟,正是采摘的好时候。”2月8日下午,记者来到李平的蓝莓种植基地,只见蓝莓树生机盎然,一簇簇白色花朵肆意绽放。一些成熟的蓝莓裹着白霜悬挂在枝头,在阳光下的照耀下好似一颗颗紫色的宝石,格外耀眼。
这里的蓝莓树不是直接栽在地里,而是长在一个个花盆内。李平说,蓝莓原产地为北美地区,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,尤其对土壤的酸碱度有着严格的要求。“蓝莓属于喜寒作物,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。想让蓝莓在宿迁‘安家’,并不容易。”她说。
为了给蓝莓打造一个最适宜的生长环境,李平多次前往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,并向专家请教。2023年,她大胆尝试盆栽种植模式,成为宿迁市区第一位规模化蓝莓种植者。如今,她基地里的蓝莓已实现全程自动化管理,借助先进的物联网管理系统,每个花盆配备4个滴头,能够精准地为蓝莓进行浇水、施肥作业。除此之外,大棚内还安装了全方位的环境监测设备,实时记录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数据,确保蓝莓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。
凭借饱满的果型、酸甜的口感,李平种植的蓝莓赢得许多游客的喜爱。春节假期,许多从未见过蓝莓生长过程的游客,怀着好奇的心理走进大棚,亲手采摘并品尝新鲜的蓝莓。“之前只在水果店见过蓝莓,今天来这里采摘,才知道它是这样生长的。”8日下午,在蓝莓基地体验采摘的市民杜先生新奇地说。
出生于1980年的李平,人生经历颇为丰富。她曾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行业,也尝试过多肉植物种植。2023年,面对多肉行业的市场瓶颈,她果断转型,将目光投向了蓝莓种植。“凡事都有第一次,只要敢于尝试,没什么可怕的。”她笑着说。
对于蓝莓基地未来的发展,李平充满信心。她预计今年基地的蓝莓产量将达2000斤,并计划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干,扩大种植规模,将蓝莓打造成为当地的特色地标产品。“我相信,蓝莓种植产业不仅能让更多人品尝到‘莓’好滋味,还能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。”她满怀憧憬地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